首页
首页 > 海河文学

说说天津的“红眼儿”与“白眼儿”

作者:王为民 小女儿夫妇携子壮壮从东北来天津看望父母。 昨晚我领外孙遛弯散步,有天津本地人邻居指外孙问我:“嘛?红眼儿?白眼儿?”我一愣,怔住了,反问:“嘛叫红眼儿?嘛叫白眼儿?”接着又跟问一句:“白眼儿狼?”他见我连“红眼儿、白眼儿”都不懂,满脸狐疑地瞅了我一眼,不屑一顾地急忙边走边摇头:“不是!不是!”但又没给我讲出所以然来…… 回家后,我上网一查,在《百度》里果然有“红眼儿、白眼儿”之说。解读天津话“红眼儿”与“白眼儿”更有意思了。 天津地域民风朴厚,有些特色方言和俗语可谓独树一帜,比如咱们天津老人

那些人,那些事:一个新闻记者的“碎碎念”

作者:王春晶 一个新闻记者的职业生涯要接触很多人,多到通讯录几乎每天都有更新。 这世界上有多少人,就有多少种人生。人与人的境遇无法复制,人与人的故事各不相同。遇到越多的人,就会遇到越多的故事,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和事,会给人无限的思考与启迪,沉浸于此,便觉得记者这个职业越发地与我投缘。 1 接到采访任务,采访对象是一名特级飞行员,他曾四次入闽轮战保卫祖国、完成多次重大演习和科研试飞。采访中,让我惊讶的不只是他的经历,他那严谨的语言、流畅的讲述、动情的表达以及坚定的政治立场,也可堪称是“特级”了。之后,我把写好

闪亮的日子在京津城铁

作者周子妮 下午4点,料理好手头的工作后,出发前往京津城际铁路武清站。正是人间四月天,翠亨路沿途盛放的春花正呢喃着粉红的心事,即使还没到晚高峰,这里仍然川流不息。拎着行李的人们匆匆走过天桥,在城际站汇聚成一条涌动的河流。我也快速走了过去,安检,扫码,出示身份证,成为河流里的一滴小水珠。 4点25分,复兴号动车准时进站,车门顿时变成了一眼旺盛的泉,人流一股一股地往外冒,待那眼泉将近未尽时,列车员一声哨响,催促人们尽快上车,我所在的一小股支流才汩汩地涌进车厢。我靠在柔软舒适的座椅上,享受着短暂的惬意时光,即使

细雨中的李大人庄

作者 王彦明 一 在这里,时间仿佛静止,或者消失;但是又处处标示着时间。而我们就在这时间的河流里若隐若现,细雨是其中漾动的涟漪。 甚至于我们都不愿意打上一把伞,就在这里随意地漫步。我相信信念可以在现实中复活,使得我们的仰望,逐步就变为了平视,不自觉就亲近起来,像近处的屋脊和远处的磨盘。我看到一头驴子,蒙住了眼睛,在那里缓慢的转圈。 我相信记忆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复活。 此刻,细雨正浇灌着我们渴盼的目光,擦亮了黢黑的朽木、灰暗的瓦片和刚刚吐出绿意的叶子。忽然就盼望起拖拉机的轰鸣,像盼望久别的亲人。 这一天,我们